关于提升专业素养,引领园所发展西青二幼赵晓静
时间: 2021-04-23

 基本信息

标题名称:提升专业素养,引领园所发展西青二幼赵晓静

查看:1 | 回复:0

 

    赵晓静

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提升专业素养,引领幼儿园发展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西青二幼  赵晓静

   2021年3月,我有幸参加了西青区教育系统“校(园)长论坛暨学校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系列讲堂”培训活动。专家们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,又有实践的经验,理论结合实践。在他们的讲座中,都对学校管理者的职责、定位及职业素养给出了详细阐释和典型案例,引导我们结合幼儿园工作进行思考,下面就这次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。

   一、正确进行角色定位,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

   一位教育家曾说过:“学校管理的性质不应该是机构,而应该让人看起来和感觉都像一个家”。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:培养人才,教育人才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,幼儿园管理是由园所管理者——教师——幼儿构成的管理系统。所以,人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,管理的真谛就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价值,挖掘人的潜能,发展人的个性。

   陈自鹏教授在《谈学校管理工作:“五个三”与“三重境界”》中谈到,学校管理要力争达到三重境界:管理是让被管理者从必须尽责、主动尽责到快乐尽责。作为幼儿园管理者,在角色定位上要摈弃传统的监督、检查者的观念,改变“以管人为中心”的管理方式,代之“以人为中心”的管理,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、为教师服务的观念,甘心情愿当好家长平等的合作伙伴,当好教职工的支持者、合作者与助手,放下架子,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,鼓动教职员工士气,同心同德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。

   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:第一,坚持依法治教,实行以人为本的规范化管理。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,让教师知法懂规,自觉依法施教,用法规制约自己的言行,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偏离课程改革的轨道。制定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,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和教学过程,有效地保证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。第二 ,注重情感浸润,实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。面对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 不仅要有法纪规章制度的“刚性”管理,更需要以人为本的高层次“柔性”,注重情感浸润,在教师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,把管理的目标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,从而营造一种家的氛围,让每位师生幼都能开开心心地工作和学习、舒舒心心地生活、满怀信心地发展。

   二、全面提升职业素养,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

   陶子福局长在《校长专业素养与学校发展特色》讲座中,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三方面的专业素养,分别为用专业知识造就顶层设计力,用专业能力提升课程领导力,用专业精神凝聚学校管理力。还强调学校管理者是“师中之师”,要学有深度、育人有方、管理有法。陈自鹏教授也提到,通过“向书本学、向实践学、向他人学、向问题学”,建设一支“让学生瞧得起、让自己心安、让学校骄傲、让历史记住”的教师队伍。

   在实际工作中,幼儿园管理者要本着思想上帮助、生活上关心、业务上严格要求的原则,为教职员工专业成长“搭台子、立梯子、抬轿子、竖牌子、吹号子”,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作用,通过传帮带的形式,使所有青年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尽快成熟起来,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,锤炼组织教育活动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,才能实现迅速成长,不断提升业务素质,为园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
   三、实施玩中育人特色,引领园所文化内涵发展

   我园的办园特色是“玩中育人”,就是寓教于乐,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,帮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,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,培育一批会玩、会做、会学习的智慧型幼儿。

   幼儿园管理者要从环境文化、精神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等方面着手,采取“浸润”策略,实现“玩中育人”从形式到内容的全覆盖。要找准园所课程建设定位,大胆创新,勇于实践,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杨柳青年画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,像陶子福局长讲的那样,“传递中国声音、讲好天津故事、彰显学校文化、满足个性需求,做有内涵的课程”,使“玩中育人”特色为师幼、家长了解、认同、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,渗透在园所的课程、活动、管理和环境之中,以特色教育引领园所文化内涵发展。

   这次培训活动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,给我注入了新的动力。今后将继续勤勉工作,追求卓越,促进西青幼儿教育再上新台阶。

发表于 2021-04-08 20:37:07 星期四 楼主

来自:幼儿园组互动交流 > 作业

 回复信息